今天的视频《What is NAND Flash: SLC, MLC vs. TLC, 3D NAND & More》的总结,重点阐述了NAND闪存及其不同类型和应用场景,使大家对于平时常见的各种类型的NAND以及与SSD主控芯片的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
希望直接观看视频的朋友可以访问底部视频,欢迎观看和转发,我们将有动力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清视频讲述SSD,NAND, DDR, CPU, GPU的底层工作原理。
1. NAND闪存基础
视频首先介绍了NAND闪存的基本概念和其在固态硬盘(SSD)中的应用。NAND闪存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与临时且易失的系统RAM不同,NAND闪存可以永久保存数据,即使在断电后也不会丢失。此外,NAND闪存没有机械部件,数据操作完全在电子层面上完成,因此它与传统机械硬盘相比,速度更快、能耗更低。
2. NAND的结构和组成
在SSD中,NAND闪存是由多个闪存模块组成的,每个模块可以包含多个闪存芯片。SSD的性能与NAND闪存的结构密切相关,SSD通常通过一个控制器管理这些模块和通道。控制器被比作SSD的“CPU”,负责管理数据传输、磨损均衡、垃圾回收等功能,从而延长闪存的寿命并提高性能。视频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如何计算SSD的容量,例如,通过多个128Gb的芯片组合,可以形成一个480GB的SSD。
3. SLC、MLC和TLC的区别
NAND闪存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SLC(单级单元)、MLC(多级单元)和TLC(三级单元),它们各自的性能和耐用性有所不同:
SLC(Single-Level Cell):每个存储单元只能存储1个比特的数据,优点是数据读写速度快、耐用性强,但成本较高,因此主要用于特殊领域。
MLC(Multi-Level Cell):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2个比特的数据,相比SLC,MLC的存储容量更大,价格相对较低,但在耐用性和速度上稍逊一筹。MLC通常用于性能和成本平衡的消费级产品。
TLC(Triple-Level Cell):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3个比特的数据,容量更大、成本更低,但其耐用性和速度较差,适用于追求容量和成本效益的应用场景,如消费者级SSD;随着工艺成熟目前也为主流企业级SSD使用。
4. 3D NAND技术
除了SLC、MLC和TLC,视频还介绍了3D NAND技术。3D NAND是通过在垂直方向堆叠多个NAND层,来增加存储密度的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平面NAND,3D NAND可以实现更大的存储容量、更好的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SSD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提高了存储容量。
5. 控制器与NAND的协同作用
NAND闪存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技术规格,还与SSD的控制器密切相关。控制器负责管理NAND闪存的读写操作、磨损均衡、垃圾回收等功能,确保SSD在高性能的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例如,磨损均衡技术能够均匀地分配每个存储单元的写入操作,防止个别单元过度磨损。垃圾回收功能则定期清理无效数据块,以确保新的数据可以被快速写入。
6. 使用场景和市场应用
不同类型的NAND闪存适用于不同的市场需求:
SLC主要用于对速度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军工级,工业级应用。
MLC则兼顾了性能和成本,适用于主流消费者和企业级产品,如高性能个人电脑和工作站。
TLC则因其较低的成本和较大的存储容量,通常用于对寿命要求不高的消费级SSD中,如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现在TLC以及最近两年工艺日渐成熟的QLC (Quad-Level Cell)也大量应用于企业级,如服务器、存储系统和互联网数据中心
7. 寿命与过度配置
最后,视频还讨论了NAND闪存的寿命与过度配置(Over-Provisioning,OP)技术。NAND闪存的寿命通常通过其擦写周期(P/E Cycle)来衡量,即每个存储单元在物理损坏之前能够承受多少次擦写操作。为了延长SSD的使用寿命,许多制造商采用了过度配置技术,即预留一部分未公开的存储空间,用于替代因磨损而损坏的存储单元,从而延长SSD的整体寿命。视频中的示例提到,在一个标称容量为512GB的SSD中,经过过度配置后的可用容量可能只有480GB。
视频总结
总的来说,视频清晰地介绍了NAND闪存的基本概念、不同类型(SLC、MLC、TLC)及其应用场景,还涉及了控制器的作用以及3D NAND等技术的发展。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不同类型的SSD能够满足从高性能、长寿命的工业级需求到容量大、价格低的消费级需求的广泛应用。理解这些技术有助于消费者在选购SSD时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权衡性能、耐久性和价格之间的平衡。
对于NAND进行测试是了解NAND特性的非常重要的方法,Saniffer公司销售的NplusT产品是业内顶尖的NAND测试和分析专家,国际和国内的众多大学、研究院所、SSD controller公司和SSD模组公司都在使用该产品进行测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saniffer公众号,查询关键词:PCIe5&6.0, CXL, NVMeNVMoF, SSD, NAND, DDR5, 800GE测试技术和工具白皮书_ver11.1,下载后查看章节7.1~7.2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