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次白皮书12.0版本内容较多,我们下面将分成两个部分简单归纳《PCIe5&6.0, CXL, NVMe & NVMoF, SSD, NAND, DDR5, 800GE测试技术和工具白皮书12.0》的每个章节的关键内容供参考。本次针对白皮书第1~7章节。需要下载的朋友可以直接参考本文底部的百度网盘链接。
一、白皮书内容概览
主题说明
本白皮书以PCIe 5.0/6.0、CXL 3.0、NVMe、NVMoF、SSD、NAND、DDR5、以及800GE 的测试技术和相关工具为中心,旨在阐述从高速硬件接口到各类协议分析、故障注入、功耗量测等全方位的研发和测试方法。
内容包含:
PCIe 5.0/6.0 协议分析与调试;
CXL 1.1/2.0/3.0 内存扩展/缓存一致性测试;
NVMe/NVMoF 性能与功能验证;
SSD、NAND、DDR5 各种特性与协议的测试解决方案;
800GE 高速网络的物理层与协议层检测;
各类自动化测试平台、脚本接口以及实验室环境搭建示例。
随着PCIe Gen6 产品研发推进及 CXL 3.0 相关产品逐渐问世(包括芯片、模块、插卡、系统等),未来的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对高速总线 诊断分析与调试提出了新的挑战。
NAND 存储芯片与 DDR5 内存的更新换代使得固态存储和系统内存的测试需求愈加复杂;而 ONFI 5.0 规范、2.4GT NAND 等也给测试工具带来新的要求。
全文针对PCIe Gen5/6 协议层及更高层研发测试所需的分析、诊断、测试工具进行系统阐述,也包含电源管理、故障注入、功耗量测、热插拔、高低温以及批量测试环境搭建等诸多环节。
推荐的工具与解决方案已在全球主要芯片、服务器及系统集成厂商广泛使用,适用于AI、大数据、嵌入式系统、汽车电子 等多场景下的高速总线开发与测试。
下面按照白皮书的章节顺序,依次概括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点。
12.0版本相对于11.11版修订内容一览(第39页)
介绍白皮书在上一版本(11.11版)基础上新增或修改的部分,包括:
增加了众多PCIe 6.0相关的产品和测试工具介绍,包括:
SerialTek PCIe 6.0/CXL 3.1协议分析仪、训练器、CTS协议兼容性测试的更多资料
SanBlaze PCIe 6.0 NVMe SSD测试设备RM6的简单介绍
SerialCables PCIe 6.0主机卡/Switch、转接卡、转接线缆、延长线等
Quarch PCIe 6.0 x16插卡热插拔/故障注入模块,PAM治具等
1.1 AI大模型训练/推理底层硬件诊断和测试
1.1.1 AI训练/推理硬件设备底层技术和协议简介
涉及GPU、NPU、DPU及各类SmartNIC所用高速互连与协议,如PCIe/CXL;对AI负载下的带宽与延迟需求有特殊考量。
1.1.2 PCIe总线稳定性在国产服务器+国产GPU/网卡的AI环境中的挑战
1.1.2.1 兼容性测试:对自主研发GPU/网卡与主板的兼容性进行全面验证;
1.1.2.2 稳定性与可靠性测试:大规模并行训练、长时间高负载中PCIe链路的温度、信号完整性;
1.1.2.3 问题解决与优化:调试硬件和固件参数,从协议层抓包定位出错根因;
1.1.2.4 实践中的具体步骤:典型测试流程和国内AI系统环境配置示例。
1.2 PCIe 5.0/6.0设计和测试带给业内的挑战
1.2.1 PCIe Gen5 与 Gen6:您需要了解什么?
1.2.1.1 推动PCIe向Gen6发展的因素:AI/ML、大数据存储带宽需求;
1.2.1.2 速度变化:PCIe 5.0(32GT/s)到6.0(64GT/s)翻倍速率;
1.2.1.3 信号变化、1.2.1.4 电源效率、1.2.1.5 连接器变化 与 1.2.1.6 板级布线挑战;
1.2.1.7 Gen5 与 Gen6的兼容性;
1.2.1.8 Gen6 测试工具和测试环境搭建:介绍满足64GT/s高速捕捉所需硬件设备。
1.2.2 PCIe Gen5在国内的发展回溯和总结
描述过去2~3年里国内在PCIe 5.0测试、量产及推广上所做的工作、现状。
1.3 PCIe Gen6/CXL协议的最新进展(截至2024/8)
1.3.1~1.3.2 PCI SIG两次Gen6小范围互通测试:互通成果与遇到的问题;
1.3.3 PCIe Gen6测试工具进展状况小结;
1.3.4 CXL与NVMe SSD融合:探讨CXL内存扩展卡与SSD在同一高带宽体系下的协同;
1.3.5 CXL协议、CXL 3.0最新进展:分析各大厂在CXL上的布局;
1.3.6 CXL Type 3内存扩展卡市场现状:内存卡形态、扩展柜实物演示、CXL协议解码示例GUI等。
1.4 关于Saniffer开放实验室
介绍该实验室所涵盖的 PCIe协议分析仪(Gen3/4/5/6)、 SAS/SATA协议分析仪、 SSD性能功能测试设备、 热插拔自动化测试设备、 电压拉偏/功耗监测设备 等;并罗列了常见的 主板、Host Card、Retimer Card、转接卡、延长线选择方案和支持的接口类型(AIC、M.2、U.2、U.3、E1.S/E1.L/E3.S/E3.L、MCIO、SlimSAS等)。
说明开放实验室可提供批量测试和培训环境。
1.5 Saniffer技术讲座和培训视频录像汇总
收录了2024~2025年及更早年度的培训与演示视频列表,内容涵盖PCIe、CXL、NVMe、SAS/SATA、SSD故障注入等不同主题。
1.6 FMS 2024(The Future of Memory and Storage)总结
回顾FMS大会重点:3D NAND、CXL、PCIe 6.0乃至下一代存储产品动向。
1.7 关于Saniffer公司
介绍公司主营技术:计算/网络/存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的总线技术解决方案;
合作伙伴:与UNH IOL官方认证的SerialTek、SanBlaze、Quarch独家合作等。
1.8 联系Saniffer上海公司
列举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和可提供的技术支持范围。
2.1 协议分析面临的技术挑战
2.1.1 PCIe协议发展的历史:从Gen1到Gen6的速率提升及主要特性变化;
2.1.2 PCIe Gen6和CXL3.0新增特性:包括1b/1b编码、FLIT模式、L0p低功耗状态、训练序列更新等;
2.1.3 PCIe Gen4/5/6协议分析常见难点:信号问题、解码速度瓶颈等。
2.2 SerialTek PCIe Gen4/5/6协议分析仪的革命性设计(130页)
强调其高保真度、超大缓存、快速解码特点,可针对PCIe/CXL/NVMe等协议进行深度分析。
2.3 SerialTek协议分析创新功能
超快解码、“极速”存储(海量Trace存储)、无需抓取“上电过程”(可自动记录)、基于时间轴的LTSSM分析、远程协作和边带信号回溯等。
2.4 SerialTek PCIe Gen6/CXL 3.0 协议测试系统
介绍Kodiak系列分析仪和训练器架构、BusXpert™应用软件、Filter/Trigger配置、多用户访问,GUI界面展示。
2.5~2.6 协议分析仪连接方式与产品硬件
分析如何通过Interposer连接 U.2/U.3、M.2、E1.S/E1.L/E3.S/E3.L、Cable 等;列举Gen5 x16/ x4 Slot Interposer,Gen4/Gen3 Slot互换情况,以及专业拉杆箱以方便携带仪器。
2.7 SerialTek PCIe Gen5 x16协议分析仪简介
KODIAK™ PCIe Gen5 X16协议分析仪、SI-FI™ 分析板卡(Interposer) 的主要功能与应用场景。
2.8 Broadcom Gen 5 switch 内嵌SerialTek协议分析
iTAP框架及PEA功能简介,在Switch芯片内直接集成协议分析捕捉。
2.9 SerialTek PCIe Gen5 x4协议分析仪第三方评测
设计与兼容性、管理功能等的实际测评结论。
2.10 SerialTek产品单页
包含PCIe Gen6/CXL3.1与Gen5/CXL2.0两种分析仪型号的简要规格。
2.11 如何使用SerialTek PCIe分析仪测试A/E Key的WIFI网卡?
针对笔记本常见A/E Key插槽之WIFI网卡进行协议抓包的方案解析。
3.1~3.2 SANBlaze SSD测试系统
RM6(Gen6)与RM5/DT5(Gen5)测试设备的端口配置、软件可控硬件特性,着重NVMe SSD深度测试场景。
3.3~3.5 SANBlaze RM4 & DT4 Gen4测试设备及其重点特性、系统功能
Gen4速率下的多种测试能力,如一致性测试、功能验证、协议兼容等。
3.6 SANBlaze软件功能
3.6.3 NVMe 预封装测试脚本(涵盖18大类1400+用例);
3.6.4 Certified测试用例集、3.6.7 测试报告等输出实例。
3.7 VDM, ZNS, SRIS, TCG, SPDM, FDP, SR-IOV等专项测试
分别阐述 ZNS (分区命名空间)、 SRIS (独立参考时钟)、 双端口NVMe、CMB/HMB、 T10 DIF/DIX 以及 SPDM 安全协议。
3.10 SANBlaze测试PCIe 5.0 M.2 SSD低功耗L1.2
深入解读其子状态(L1.1/L1.2)及CLKREQ#信号管控,提供CLI命令示例说明如何进行低功耗切换与验证。
4.1 热插拔和故障注入测试
Quarch系列模块对PCIe Gen6 x16、Gen5 x16等不同形态插卡或SSD的热插拔与故障注入支持;
信号毛刺插入、Torridon管理模块等介绍。
4.2 可编程电源PPM – 电压拉偏和功耗测量
Quarch PPM市场上所有接口SSD和插卡,包括产品介绍及脚本化校准,示波器对比优势分析,助力大规模自动化功耗测试。
4.3 电源分析模块PAM
针对市场上所有接口SSD和插卡,以及高功耗GPU/AI卡或AC电源(三相、单相)进行电压电流采集与波形分析;
ASPM低功耗下的实时监控。
4.4 各类线缆热插拔/故障注入模块
从24G SAS、OCULINK、USB3.0/3.1 Type-C到-48V DC电信供电、多协议汽车电子总线等,展开全方位自动插拔测试工具介绍。
4.5 测试CXL 1.1/2.0/3.0
需要工具:热插拔、故障注入、功耗分析,以及一些预先构建的测试脚本实例。
4.6 PCIe Gen4/5/6 NVMe SSD掉电测试工具
各种可管理的掉电卡、背板,以及如何利用CLI或API进行自动化掉电测试。
4.7~4.8 针对主机异常掉电的自动化工具、USB Over Network
如智能可编程PDU、小型220V掉电模拟器,让软件脚本可远程触发断电场景;
USB Over Network用于远程管理USB设备。
5.1~5.2 构建PCIe 6.0或Gen5测试环境必备产品
包括Switch、Retimer卡、转接卡、延长线等选型建议。
5.3 常用PCIe Gen4/5/6 Host卡和Retimer卡
Broadcom、Microchip SwitchTec等主机卡,如何在SSD大批量测试中发挥作用。
Retimer卡在长距离或信号衰减场景的意义。
5.4 常用PCIe Gen4/5/6 JBOF测试盘柜
Passive/Active类型的盘柜,结合Host Card连接的具体拓扑示意图,以及CLI管理命令。
5.5 常用PCIe Gen4/5/6 转接卡
U.2/U.3/EDSFF/M.2及其他形态示例,Intel演示Lightning Fast 13.8GB/s PCIe 5.0 SSD案例。
5.6~5.7 常用PCIe转接线和延长线
列举MCIO、SlimSAS、OcuLink、SFF-8644、EDSFF/GenZ等多类线缆规格与延长线形态。
5.8 最新PCIe/CXL Gen4/5/6 Switch/Retimer/盘柜/转接/延长线图片分类速查
“新上市产品—2024年”板块,以及Gen6/Gen5/Gen4产品的适配卡或线缆速查表。
5.9 常用PCIe Dual Port NVMe SSD测试环境搭建
双端口SSD在高可用/多路径存储中的部署方式与测试关键点。
6.1 PCIe Gen6 CPU和相关技术进展
Intel Xeon “Diamond Rapids”将支持PCIe Gen6和CXL Gen3,AMD Zen 6文档泄露的更多PCIe 6.0核心信息,乃至光缆传输demo等。
6.2 PCIe Gen5测试主机与Gen5 SSD选择
Intel平台(Z690、Alder Lake等主板)性能及兼容性;
AMD平台(Zen4/5、X670E主板)对Gen5 SSD支持。
6.2.3 PCIe Gen5 SSD(企业级和消费类):如Kioxia CM7、Samsung PM1743、Phison E26等测试报告及性能功耗对比。
6.3 PCIe Gen5 NVMe SSD RAID解决方案
介绍GPU RAID、传统软RAID硬RAID的区别及简单创建RAID5逻辑卷步骤。
6.4 PCIe Gen5 SSD测试端口扩展
包括 M.2转AIC卡、U.2扩展卡、Host卡、20端口等扩展板及主板高扩展性示例。
6.5 搭建CXL测试环境需要哪些硬件
简要罗列CXL主控、线缆、热插拔/故障注入工具与协议分析仪的配合使用。
7.1 NAND特性分析设备
列举多款Nanocycler产品,从6槽位到12槽位高密度,结合BarnieMAT后处理软件可输出BER分布、Fail Count统计等深度指标。
7.2 新型闪存技术研发测试平台TESTMESH
介绍NplusT公司在新型存储(PCM、MRAM、ReRAM、FeRAM)的测试理念;
IEEE IMW 2024会议亮点,国内科研院所参与情况等。
7.3 NAND协议分析仪
讲解NAND读写命令、时序协议解析,以及如何捕捉原始总线数据。
7.4 NAND颗粒筛选和Burn-In测试设备
便携式8槽位,生产版240槽位等多种容量的烧录与老化机台。
7.5 NAND数据读取和恢复工具
VNR (Visual NAND Reconstructor) 软件,可对NAND原始数据进行提取和还原,应用于故障分析与数据恢复。
7.6 NAND测试工装和夹具
包含NAND Flash Memory Interposers、152 Ball Socketed Interposer等,用于示波器抓取和逻辑分析。
7.7 NAND/SSD HAST测试母板
高密度环境下对M.2 NVMe SSD或3D NAND进行湿热老化应力测试的硬件平台。
7.9 DDR5/4, LPDDR5/4和eMMC Interposer
针对不同DRAM或eMMC封装的探针解决方案。
7.12 DDR5/LPDDR5协议分析仪
强调大内存采集与高速采样、支持时序模式眼图;
产品技术指标展示。
7.13 DDR5/LPDDR5 ATE和SLT测试设备
DDR5 RDIMM/UDIMM研发测试平台性能规格,适配产线量产检测需求。
高速总线全面覆盖:包括PCIe 3.0到6.0,以及 CXL 1.1~3.0;对于带宽、信号完整性和协议一致性都有深入探讨。
多场景测试:涵盖协议分析、故障注入、热插拔、电压拉偏、功耗测量、自动化脚本、批量高并发测试、高低温老化等,能满足从研发到量产的各种需求。
SSD及闪存技术深度:对于 NVMe 2.0 以及 ZNS、SPDM、TCG Opal 等高级特性均有章节,NAND层面从Burn-In筛选到新型NVM介绍,资料极其丰富。
工具链丰富:
SerialTek:PCIe/CXL协议分析仪BusXpert Kodiak等;
SanBlaze:NVMe SSD测试系统RM6/RM5/DT4/DT5系列;
Quarch:热插拔与故障注入模块、PPM/PAM功耗设备;
NplusT:针对NAND特性的Nanocycler、BarnieMAT后处理分析等。
附录资源完整:
提供了各类CLI命令示例、脚本自动化接口;
培训视频与会议讲座索引;
IEEE IMW国际会议摘要;
各种线缆与转接卡、Interposer的图片分类速查表,让读者快速选型。
硬件/固件研发工程师:在PCIe或CXL主板、SSD、GPU等设计阶段,需要对高速协议进行验证与调试。
存储测试工程师:重点关注NVMe/NVMoF、NAND Flash特性;量产/老化测试如何借助自动化平台实现大批量并行。
服务器制造与集成商:构建从Gen4~Gen6多代兼容环境,对Retimer、Switch、Cable、转接卡进行选型与调试。
AI与HPC领域:确保在高带宽、高负载下实现链路稳定性和可靠性,排查各种兼容与异常。
汽车电子/嵌入式开发者:文中对故障注入、安全协议(SPDM)及高低温环境测试的介绍,也适合车规等级验证。
科研教育机构:可利用其附录资料开展实验教学或深入研究。
本白皮书第1~8章节在PCIe/CXL/SSD等高端测试工具和方法领域提供了极其详尽的参考,从基础概念到硬件选型、脚本命令到实际案例,甚至包括高并发产线测试、老化与安全加密的场景说明。1600+页的篇幅覆盖面非常宽,对工程实践与原理探究都有较大帮助。它不仅针对研发阶段的协议分析与故障定位,也涵盖批量量产、老化筛选、安全加密及自动化测试流程等要素,可视为此领域的一份综合性技术指南。
通过细读并结合实践,读者能更快地搭建出Gen5/Gen6或CXL 3.0的测试环境,掌握诸如 NVMe SSD 的多种测试要点(ZNS、SRIS、双端口、功耗、掉电保护等),并熟悉如何在面对高速信号挑战、复杂协议栈和故障注入需求时选择恰当的仪器与平台。对于AI数据中心、新型存储系统或高性能计算等前沿应用而言,该白皮书的案例与工具链指导无疑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iAzLeLnk2cRhRs5eR61kA?pwd=2ica 提取码: 2ica
如果你有其他任何关于PCIe5&6.0, CXL, NVMe/NVMoF, NAND, DDR5/LPDDR5以及UFS测试方面的问题想咨询,请访问:www.saniffer.cn / www.saniffer.com 访问我们的相关测试工具和产品;或者添加saniffer公众号留言,致电021-50807071 / 13127856862,sales@saniff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