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视频】讲讲PCIe 5.0 EDSFF(E3.S, E1.S)转接卡
本周一下午有用户想试用一下EDSFF E1.S和E3.S转金手指插卡,所以我们拍摄了这个视频也简单介绍一下,观看视频可以直接跳到到本文底部即可。
我们花了1小时拍摄了本期视频并处理添加了字幕供大家参考,记得如果想看高清视频一定要在电脑上打开本文底部的视频链接进行观看!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也希望帮助到更多人,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与朋友讨论!
尽管该视频只是介绍了两个具体的转接卡,实际上涉及多个转接卡,包括:
2* EDSFF E1.S 转接成金手指插卡 (内含M.2 SSD转接成EDSFF E1.S转接卡)
EDSFF E3.S 转接成金手指插卡 (通过不同的braket挡板实际上可以实现E1.S转接成金手指插卡)
下面是本次高清视频的主要内容简介:
转接卡介绍:
视频开始讲解了两种不同的转接卡,分别是PCIe 5.0和PCIe 4.0版本。
其中,PCIe 5.0转接卡为X8接口,适用于各种硬盘和CXL扩展模块。
该转接卡配备了可更换的bracket(支架),用户在订货时需要指定所需的bracket类型。常见的为EDSFF E3类型,也有E1类型,参见下面的图片。
硬盘兼容性与安装:
适用于不同厚度和接口的硬盘。以EDSFF硬盘为例,E3类型的bracket支持两倍厚度的硬盘安装。
用户可以通过更换bracket,将不同接口的硬盘(如Gen5 X8或Gen5 X4)插入转接卡。特别是,Gen5 X4的硬盘或CXL内存扩展卡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插入。
适配M.2盘到EDSFF:
在没有E1.S盘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使用M.2转接卡来适配EDSFF接口。这种转换通常用于不常见的E1.S硬盘。
通过这种转接,可以将M.2盘转为E1.S格式,方便插入相应的插槽。当然,如果本身要测试就是E1.S SSD那么就不需要这个M.2/E1.S转接卡了。
插槽分配与BIOS设置:
当插入多个硬盘时,需要通过主机的BIOS进行配置。例如,若插槽为X8类型,则可以通过BIOS设置分叉(bifurcation),将其分配为两个X4插槽。
进入BIOS后,用户需要选择“bifurcation”选项,将X16插槽配置为四个X4插槽,X8插槽则配置为两个X4插槽,以便支持多个SSD同时运行。
硬盘插槽配置:
插槽的配置也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如果只插入一个SSD,系统会自动调整为X4模式。
若想同时插入两个X4硬盘,则需要在BIOS中手动设置为两个X4模式。否则,第二个SSD插槽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插入方式与限制:
对于某些硬盘插槽,如果希望插入多个硬盘,必须遵循规定的插入顺序和方式。例如,如果槽位设为X4,必须在指定的插槽插入硬盘,否则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扩展模块与插槽兼容性:
在插入内存扩展模块(如CXL X8内存模块)时,也需关注插槽类型。某些硬盘需要特定的插槽来发挥最佳性能,并且不能随意插入其他类型的插槽。
总结而言,视频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转接卡和bracket安装硬盘、扩展卡,并讲解了插槽分配、BIOS设置以及硬盘插入的具体要求。
如果想了解各种不同接口的转接卡的图片,描述和具体信息,请参考《PCIe5&6.0, CXL, NVMeNVMoF, SSD, NAND, DDR5, 800GE测试技术和工具白皮书_ver11.11》的Chatper 5和11两个章节。同时请关注我们公众号,我们将在2025年2月份增加更多全球业内针对计算、网络、存储技术最新的发展情况,推出《PCIe5&6.0, CXL, NVMeNVMoF, SSD, NAND, DDR5, 800GE测试技术和工具白皮书_ver12.0》。
如果你需要各类转接卡的更进一步的信息,例如user manual等,也请按照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其他任何关于PCIe5&6.0, CXL, NVMe, NAND, DDR5/LPDDR5以及UFS测试方面的问题想咨询,请添加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留言,或者saniffer公众号留言,致电021-50807071 / 13127856862,sales@saniffer.com。
2025-02-10 15:15:42